面对海拔高、自然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的高原环境,他们以百折不挠、凌云壮志、使命必达的英雄气概,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我们医疗院区,大多都是医疗机构,断电30秒,就会给手术带来很大影响。2019年,海南省发改委印发《海南智能电网2019-2021年建设方案》。
海南恒丰国际食品物流加工产业园是在洋浦园区落地的省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已投产的一期项目,比原定计划提前了整整6个月,这离不开儋州供电局在用电项目办理方面的种种超常规举措。十四五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吹响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号角。贫困户韦威动种的15亩红心橙遇到销路难,刘志鹏和工作队出谋划策,把品相好的红心橙统一包装,依托扶贫电商打出荣橙品牌,2万多斤红心橙销售一空,韦威动还清了3万元贷款和8万元借款,手头上还剩几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先行区供电可靠率达99.999%,故障处理时限仅需0.3秒,为先行区的生产、生活、建设运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此,海南电网公司开展清洁能源消纳专项行动,制定52项工作措施,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有力推动屯昌、文昌等15个生物质发电项目投入并网;并全力做好配套线路送出工程建设,为东西南北全覆盖的8座垃圾发电厂并网提供有力的保障。
目前,海南智能电网建设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8亿元,数字电网已成雏形。大力推进光伏扶贫,投资1223.39万元完成光伏业扩配套项目65个,惠及贫困户1178户,托起了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梦想。科学界定政府、企业、用户的权责关系,实现主体明确、价费清晰、权责相符。
对采取特许经营等方式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要合理制定相关收费标准,明确政府付费和使用者付费的界限,妥善处理好价格补偿和政府补贴的关系,保障项目正常运营。经营者要建立健全各项收费及费用分摊相关信息的公示制度,及时向终端用户公开。深化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限制,推动向规模化、集约化、跨地区经营方向发展,促进行业提质增效。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企业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向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稳定、价格合理的产品和服务。
任何单位代收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费时,严禁向用户加收额外费用。从用户建筑区划红线连接至公共管网发生的入网工程建设,由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企业承担的部分,纳入企业经营成本。
取消与建筑区划红线内燃气工程安装不相关或已纳入工程安装成本的收费项目,包括开口费、开户费、接口费、接入费、入网费、清管费、通气费、点火费等类似名目费用。(四)完善供暖价格机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市场化改革,区分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和竞争性环节,明确属性定位,合理界定政府、企业、用户的权利义务,进一步深化公用事业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竞争性环节的市场化,提升对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价格监管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有效发挥价格机制激励约束作用,降低城镇经济社会运行基础成本,不断提高水电气暖等产品和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理清价费关系、完善价格机制、提升服务质量,现就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各地方人民政府要明确部门任务分工,建立联合工作机制,逐项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平稳推进上网电价机制改革,有序放开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完善跨省跨区电力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五、提升服务水平(一)健全行业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健全差别电价机制。
按规定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应及时拨款委托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企业建设,或者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取消燃气企业应通过配气价格回收成本的收费项目,包括:涉及建筑区划红线外市政管网资产的增压费、增容费等类似名目费用。
对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要及时向社会公开曝光,发挥警示作用。城镇集中供暖价格应纳入地方定价目录,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加快核定独立配气价格,由燃气企业投资建设的市政管网、市政管网至建筑区划红线外的管网,企业自用的储气设施,以及其他与配气业务相关的设备设施等,纳入配气价格有效资产。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企业或用户自愿委托相关机构对计量装置进行检定的,按照谁委托、谁付费原则,检定费用由委托方支付,但计量装置经检定确有问题的,由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企业承担检定费用,并免费为用户更换合格的计量装置。合理制定并动态调整热力销售价格,稳步推进计量收费改革,具备条件的地区逐步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按供热面积计收热费。与储备土地直接相关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可按规定纳入土地开发支出,不得由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企业负担。对市场竞争不充分、仍具有垄断性的少数经营服务性收费,可依法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建筑区划红线内属于用户资产的供热设施经验收合格依法依规移交供热企业管理的,相关维修维护等费用由供热企业承担,纳入企业经营成本,不得另行向用户收取。
坚决清理取消各种形式的不合理收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合理成本主要通过价格得到补偿。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行业收费,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减轻社会负担和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投入使用后,可依法依规移交给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企业实行专业化运营管理,相关运行维护等费用纳入企业经营成本。对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企业暂未直抄到户的终端用户,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水电气暖费用中加收其他费用,对具备表计条件的终端用户,应按照政府规定的销售价格执行。
坚持权责对等。制定简捷、标准化的服务办理流程,公开服务标准、资费标准等信息,严格落实承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以上收费项目,没有合法有效政策依据的全部取消。严禁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对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计量装置强制检定收费。支持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混合经营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增加市场供给。坚持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加强专项规划编制,统筹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确保老城区与新城区及园区互联互通,地上与地下整体协调,避免条块分割、多头管理。
二、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一)供水环节收费。特别是对需要理顺价格的,要精心选择合适时机,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重点关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做好兜底保障工作,确保平稳落地。
鼓励推进企业主营业务和工程设计施工业务分离,同步加强工程设计审查、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四、严格规范价格收费行为(一)明确可保留的收费项目。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尤其对建筑区划红线内外的工程,要分清管网设施设备产权和运行维护、抢修、更新改造的责任,明晰管理边界,确保主体明确、权责相符。
着眼长远,着力当下,既要抓紧解决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持续深化行业管理体制、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政府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鼓励各地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合理界定政府、企业、用户的权利义务。按照谁运营、谁负责、谁受益、谁付费原则,明确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使用、监管等主体责任,引导公用事业属性合理定位和成本合理分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企业设施产权分界点以后至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器具前,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所提供的延伸服务等,应明确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允许收取合理费用,实行明码标价。
坚持标本兼治。有序放开除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以外的用电价格,逐步取消工商业目录电价。
加快建立健全以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为基础,有利于激励提升供水质量、促进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建筑区划红线内供水(含二次加压调蓄)设施依法依规移交给供水企业管理的,其运行维护、修理更新等费用计入供水成本。
城镇供水价格应纳入地方定价目录,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地方政府采取特许经营协议等方式授权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企业以入网费、集中管网建设费、并网配套费等名目收取专项建设费用补偿收入的,应结合理顺水电气暖价格、建立健全补贴机制逐步取消,具体取消时间由各地确定。